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外事外务

息壤与大禹治水

日期:2022/12/15 15:41:09 人气: 标签:大连 律师
导读:郭璞注《海内经》:“息壤者,言土自长息无限,故可以塞洪水也。”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禹乃以息土填洪水,以为名山。”汉代高诱注:“息土不耗减,掘之益多,…
  郭璞注《海内经》:“息壤者,言土自长息无限,故可以塞洪水也。”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:“禹乃以息土填洪水,以为名山。”汉代高诱注:“息土不耗减,掘之益多,故以填洪水。
  这里面息壤近似于神土,既然能够长息无限,为什么塞洪水又会失败呢?
  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,鲧、禹治水,在中国来说是信史。试想四五千年前,人们如果治水,怎么可能有一种自然生长的息壤用来治水呢!有人猜测息壤是水中沙洲的土壤,因为流水冲击而生长,所以这就是息壤。
  但是洪水涨了的时候,怎么可能到沙洲去取息壤呢?这时候的息壤都在水下吧。我们读《山海经·内经》中的记载:“洪水滔天,鲧窃帝之息壤以堙红水,不待帝命,帝令祝融杀鲧于鱼渊。女鲧腹生禹,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。”
  这里并没有息壤能够生长的暗示,给我们这个概念的是晋·郭璞《山海经注》、汉代高诱,是汉儒的解释或者猜测,不是《山海经》中息壤的原意。
息字本意是气息,隐身为生长、繁殖的意思;但是息更常见的意思是休息、停止之意。生长的土壤是没有的,休息的土壤是有的,就是休耕田,就是息壤。
  原始农业发展的早期首先出现的耕作方式是撂荒耕作,距今4000~8000年左右的时间,至新石器时代晚期(大约在夏朝)终结,这一时期木石农具、刀耕火种占重要地位。人们在耕作中发现,土地在耕作过后,短时期内地力不能恢复,于是人们举族迁徙,到其他地方重新开垦农田。这样人们迁徙的越来越远,但是合适耕作的土地有限,人们会怀念以前开发的土地,当人们偶然回到原来撂荒的土地,发现那里野草茂盛,于是重回故地开垦,发现耕地地力恢复了。于是人们意识到耕地可以不用永久抛弃,可以休耕轮作。
  于是休耕轮作农业兴起。这时人们长期定居,耕种的土地和撂荒地之间开始有计划地定期轮换,这一时期可分为“菑—新—畬”三年一循环。《说文》解释菑田为"不耕田",指的是刚开垦还不能播种的田。这个菑田也就是息壤,休息的土壤,休耕田。
  人口定居,休耕轮作的发展,使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,大面积土地开发,灌溉的需要,土地日益靠近河流。低地农业大发展,为了“通水于田,泄水于川”,农田沟洫应运而生。即从田间的排水小沟——畎开始,按照遂、沟、洫、浍的顺序,逐级由窄而宽,由浅而深,最后汇集于河川,其作用就在于防洪排涝。
   沟洫农业当然不是一蹴而就。某一年七八月洪水大涨,沿着沟洫倒灌农田,庄稼不保。鲧为了保住庄稼,一定要筑堤,挡住洪水。土从哪里来?总不能毁了庄稼取土吧?当然只能是挖掘休耕田里面的土,也就是息壤。
  水火无情,鲧显然事先派人去通知帝了,但是得到同意之前就动用了息壤。结果很遗憾,洪水没有挡住,息壤也破坏了。于是,帝杀鲧以谢天下。根据史书记载,帝杀死鲧的方法非常残酷,近乎于凌迟。根据上文的分析,我们知道鲧治水并没有什么失误。但是帝却表现出了对鲧异乎寻常的仇恨,这里显然有不能明说的政治原因。
  接下来是祝融治水,祝融显然也失败了。轮到了大禹治水。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,依据当时的技术条件,大禹当然不是去治理黄河、长江、淮河,大禹治水就是完善低地农业的灌溉沟渠。建立完善遂、沟、洫、浍等水沟排水制度,解决了天旱乞雨,雨涝排水的问题。
  这也是孔子说大禹“尽力于沟洫”的含义。也是大禹治水的本来含义。
       -------以上由大连律师发布,千古巨迷,一遭戳破,岂不快哉!